当前简讯:自产自销,与越来越“高大上”的菜场如何组CP?
日前,奉贤为城郊自产自销的农户设置集中疏导点,让占道设摊成为合法经营,引发不少媒体关注。
从流动设摊到固定点位,从自发集聚到有序引导,仅限于农户自产自销的集中疏导点,很像一个小型传统农贸市场的雏形。事实上,近年来随着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,自产自销与标准化菜场“搭台唱戏”的探索,既满足了有需求的摊主和消费者,也为越来越高大上的菜场,增添了不少烟火气。
【资料图】
早上5点到7点智慧菜场里的另一番烟火
早上5点到7点,很多市民才刚刚起床,在位于金海街道的正育嘉园农贸市场,菜场内靠北侧的廊道地面上,已经摆满了“占道”设摊的农户,他们各自带着小板凳,摊位设在地面上,兜售着应季的蔬菜。
早上6点左右,菜场里面不少农副食品摊位还没正式营业,摊位仍用雨布遮挡着。而沿着廊道地面设摊的自产自销区,已经迎来了不少老主顾,“喜欢买点农民种的,比较新鲜一点,价格么稍微便宜一点。”一位早起的顾客介绍道。
摊主自己制作的梅干菜
在这个限时开放的自产自销区,阿姨爷叔们各自的摊位很小,几个塑料袋、一个盘子可能就是一个摊位。卖的蔬菜,也多类同,如五月下旬,蚕豆就是绝大多数摊位的主要菜品。“家里吃不完的,拿过来卖一卖。不是每天都有的……”这是摆摊的阿姨爷叔跟小编说的最多的。
摊主吴阿姨当天带来了鸡毛菜和腌制的榨菜,“我在这里卖了五六年,菜场早上4点半就开门,7点钟,下面的人可以回去了。”尽管限时“入场”,吴阿姨对于菜场的管理,还是满口称赞,“菜场管理得很好,现在装修好了更漂亮了。”
吴阿姨口中的“装修好了”,实际上是正育嘉园菜场刚刚完成智慧化改造验收。作为上海市第二批示范性智慧菜场之一,整洁有序的环境,数字化可追溯的系统,都让这家传统农贸市场,有了高大上的味道。
升级归来,依然保留的限时免费地摊,也让这家智慧化菜场有了更多的烟火气。正育嘉园农贸市场负责人郎天明告诉小编,菜场每天早上5点至7点开放给周边自产自销的农户设摊,摊位数在五六十个左右,这些摊位一般摆在廊道地面上,并且是不收取摊位费的。目前,自产自销品种仅限于蔬菜类。
而在菜场正常的经营时间内,还保留着几个自产自销区,这部分每天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。“由于自产自销的农户,并不是每天都有菜可以销售。因此这些摊位也是流动的,照顾不用农户的销售需求。目前,基本可以满足周边农户的销售需求。”
据了解,奉贤区目前共有传统菜场46家,在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的同时,2022年,全区菜场有序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。“在改造中,也根据奉贤实际区情,结合郊区特色,每个菜场都会保留10%的自产自销摊位,收取一定的垃圾清运费用,每天的摊位费在5-10元不等。对于80岁以上的农户,是免收管理费用的。”区经委市场秩序管理科科长陆香坤介绍道。
毗邻传统农贸市场满足一站式买菜需求
除了菜场内,菜场外自产自销的集聚引导,既缓解了“马路菜场”的管理压力,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有序的逛菜场氛围。
相对于街道,依然拥有农田资源的乡镇,也拥有更多自产自销的农户。在位于庄行镇步韵路的正源农贸市场对面,原来是一片空地,因为农贸市场的集聚效应,也自发形成了一个自产自销区。多年来,无序设摊,周边的交通、环境也颇受影响。
近日,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就经过调研,将原来农户集中摆摊的空地,设置为自产自销引导区,搭建了崭新的雨棚和高高的摊位,改变了以往露天设摊、席地而坐的情况。与菜场内的自产自销区情况不同,这里的引导点则没有时间限制。摊主根据销售情况,自行调整销售时间。
蚕豆、豌豆、春笋、螺蛳、黄瓜、西瓜,还有农户自己培育的茄子苗、番茄苗……走进这个自产自销引导点,满满的时令感扑面而来。“我在庄行种菜种了20多年了,这些蔬菜苗是我种剩的,拿过来卖。”一位摊主介绍道。
品种有限、量少、时令性强,几乎是所有摊位的共同特点。滕先生在庄行镇经营一家草莓园,5月中下旬是草莓下市的季节,往年下市季节一点草莓,一般在草莓园门口摆摊,“因为剩一点也没地方买,现在有了这个自产自销点,过来卖几天就没有了。”
讨价还价、拉拉家常……在自产自销区,浓浓的人情味也是不少摊主过来摆摊的原因,今年70岁的华阿姨当天带去的是一小盆螺蛳,几根春笋,一盆蚕豆,还有几个鹅蛋,“老人实在没啥事情,消磨辰光。”
对于居民来说,与菜场毗邻的自产自销区,既能满足居民买点时鲜地产的可能,也方便居民一站式购物。“菜场里面买点荤菜,这边兜一兜,买点农民自己种的。”
据介绍,庄行镇疏导点位于庄行农贸市场对面,该市场面积小摊位少,无法满足周边多个小区居民的买菜需求。“庄行镇有蜜梨等农产品,每年举办菜花节、羊肉节等活动,当地老人集中在农贸市场周边将蔬菜瓜果售卖给游客,一定程度影响了交通出行和旅游环境。于是,我们在庄行农贸市场对面的空地上设置了疏导点。”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。
编辑手记:
小农户的四季地产,有人喜欢买,有人喜欢卖。在疏导之间,自产自销与传统菜场的不同“相处模式”,为市民菜篮子,提供了更多选择,也为“马路菜场”这一管理难题,提供了不同的“解题思路”。
何芹、方皑冰